by  黃曉君/桃園縣龜山鄉青年農民 

圖片3  

近期聽到「故鄉是我的愛人」這七個字,忽然終於明白了自己為何捨棄求職之路而返鄉的使命感。

農家出生,即便身為長女、長孫女,記憶裡國中以前會與家人在門口廣場一起幫忙篩土播種等農務,對田地印象最深刻的事只有赤著腳走向農田替長輩們送餐,然後等他們把飯吃完後,負責將餐具和螞蟻們一起收回家,而其他農務或田地之事,都不在腦袋裡。當時倒是參加了一些農會四健會的農業相關活動,這是一個讓父母相遇相戀結婚生子的青少年組織,而今我們全家都已成為四健會義務指導員了。

「剛開始就只是想回家過一個節能減碳的生活」,研究所一畢業毅然決定回到家,重新思考生活的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簡樸的想法看似簡單,卻在家中醞釀了爆炸,衝突及磨合…。由於一般人認為碩士生回到農村從事農務,根本是浪費過去所學,甚至說是不務正業,但是自己深知就是因為就讀了研究所之後,才覺知農業環境的重要,且深感慣行農法對人、土地、水資源造成的傷害,開始思考「家=農家」的這一件事,回顧了過往在家的日子,卻想不起跟農有關的事,於是有了想要改變生活型態的念頭。

改變的第一件事就是簡單生活,在持續耕耘的百年水梯田裡,除了跟著退休父親種植水稻,田間另有一小塊種植家中所需的蔬菜水果,以友善環境的生產態度,學習萬物共生存的生活哲學,跟著自然生態的步調慢活。慢慢地,「好楓戶農家」嘗試將自家碾製的糙米以及家中食用外多餘的蔬果,銷售給鄰近的社區民眾,並在離楓樹村最近的日光殺跳蚤二手創意市集裡展售,以最直接的方式與消費者分享理念,推廣飲食與農業等相關的環境教育觀念,自產自銷當季食材,支持在地家庭農業,減少食物排碳足跡,節能減碳身心健康!

圖片1  

踏出的第二步是參與民間團體及社區活動,以多元且漸進式的行動建立關係,拓展社群,擴大共同支持在地友善農業以及保護環境的群體,透過消費者願意支持的力量來改變生產者的種植風氣。生產者的耕作是對蔬果提供人們飲食來源的敬重,消費者的購買則是對生產者種植付出心力的肯定,提供安心的食材來源,增強民眾購買地方性農產品的意願,進而促進在地經濟的活絡。

推廣則是第三步,帶領九至二十四歲的四健會會員認識地方文化、歷史、景觀及產業,從解說導覽中啟發青少年對龜山鄉地區的認同感,進而提高自主意願,發自內心為社區服務。除此之外,與鄰近國小協辦戶外教學,帶領小學生從認識家鄉開始,培養與土地的感情連結,並在心中種下美化家園的種子。以及大學通識課程的社區產業遊程活動,讓大學生從認識一個村落去學習觀察周遭環境的變遷,以環境友善與飲食健康作為連結,找回每個人心中那塊屬於永續的淨土。

目前也與龜山鄉農會四健會規劃一閒置空間,預計成立「社區文化驛站-四健小站」,規劃作為單車車有休憩點,在地農產品販售點,環境學習中心,講課學習之地,抑或以工換宿之用途。從農家出發,走入社區,找一些人,角色多元重覆,但不變的是守護現有農地生態環境,讓眾生皆能喜樂共存的心。

農村,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單元,農業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是楓樹坑的一戶友好農家,地處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的保護區範圍,而在桃園縣在年底升格為直轄市前,已將楓樹坑谷劃設為虎頭山風景特定區範圍,雖然故鄉將不復往,但我們依然願意在此守候,守著百年水梯田,守著你我健康,守著楓樹村,守著臺灣。

圖片2   

想更了解黃曉君,請至【好楓戶農家】Facebook專https://www.facebook.com/FullEcoFarm瀏覽。

2014青年農民電子報V3完整版pdf下載(5MB) http://goo.gl/yqAjav

【全國青農派對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amyoungfarmer

【農推二三事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griculture234

arrow
arrow

    全國青農派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