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楊文全/倆佰甲召集人

由廢棄的傳統碾米廠改裝的小間書菜   

近年來,投身農村從事友善耕作,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一股新浪潮。這股浪潮來勢洶洶,單從這次宜蘭縣政府勞工處與宜蘭社區大學所共同籌辦的夢想新農計畫,開放網路報名三天就有七十多位報名者,遠遠超過原訂的三十位學員名額,可見一般。其實,大約自十多年前開始,早已有許多友善耕作的先驅者走進台灣各地農村實踐他們的農村夢,而最近幾年,在各種經濟社會議題與現實發展的刺激下,到農村務農已成為年輕人就業的可能選項。從台灣農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股浪潮的興起是對於台灣農業工業化的反思與超越。在全球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以及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新形勢下,台灣傳統的工業化農業面對巨大的轉型壓力,追求規模經濟的量產模式已經失去其原有的優勢,相反的,追求永續發展、生產安全、健康農產品的新農業型態正方興未艾。  

令人關注的是,這股新浪潮為傳統農村帶來了新的多元內涵。檢視這個浪潮中行動者的個人特徵,年齡層分佈很廣,在二十幾歲到五、六十歲之間都有;原有的工作領域遍及各行各業,性別則不分男女。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具有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社會性格,在他們之間除了友善耕作、永續發展的信念之外,似乎找不出其他的共同特徵,更不必說政治傾向與宗教信仰。換句話說,這個農村新潮流正在把我們的農村社會,從以工業化農業為基礎所建構的單一價值體系,帶向以友善耕作為基礎、多元價值共存的新境地。

2014夢想新農計畫的田間實務課程    

新農村的多元化樣貌,主要表現在耕作環境、聚落空間與網路世界裡。小農們不灑農藥、不施化肥的友善耕作方式,讓田地一步步回復自然生機,而適地適種的基本態度,也讓不同地區的農田逐漸反應出,在地獨特的自然生態與社會文化特質。聚落裡的各種閒置空間則開始被活化與再利用,原本廢棄多年的傳統碾米廠經過簡單的整理後,成為販售二手書與友善農產品的新型態柑仔店以及採用友善食材的食堂;久未使的成衣廠則被重新利用為穀倉;原來只是用來堆放貨物的鐵皮倉庫被改裝成專門碾製友善稻米的碾米廠。此外,新農夫們雖然不住在同一個農村聚落,但是透過網路平台,大家彼此之間的日常互動與訊息溝通一天廿四小時暢通無阻,甚至,幾乎所有的友善小農都能夠運用網路平台,連結散佈各地方市場的個別消費者,形成一個專屬個人的農產品市場。同時,來自世界各地、具不同偏好的消費者也會來到這裡,透過旅遊與參訪活動,共同參與新農村的創造。  

很顯然地,這個多元化新農村的開創是由大家共同參與的。在自由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制度,以及網路的技術革命支持下,新農村的形成來自每一個農村夢的落實,以及彼此間的自我組織。其實,能夠乘著這波浪潮來到農村的每一位行動者,都帶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與獨有的田園夢想,那不是任何外在力量能夠左右的。行動者們在個人夢想的驅動下,彼此串連,並重組既有的農村資源。這正是新農村多元化的源頭。而新農村要維繫它多元共享的特徵,則有賴群聚的行動者們持續的相互尊重與合作。當然,在這個由下而上的共創過程裡,沒有人能夠預測,新農村的最終樣貌是什麼? 

那麼,在新農村開創過程中,政府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在這個由下而上的過程中,是否存在由上而下的可能性?其實,這次夢想新農計畫就是政府參與的最好範例。事實上,這個計畫培育友善農夫的構想,源自於民間的成功經驗,同時在執行上又與民間力量形成合作與互補的關係。換句話說,新農村的開創可以由民間走在前面,政府則吸納其中解決集體需求的成功經驗轉化為政策作為。或許,在新農村浪潮的推波助瀾下,透過來自四面八方自發性的個人力量集結,以及民間與政府的合作,我們確實有機會重新塑造農村的新價值,翻轉長期以來農村衰退的命運,引領社會走向永續發展的道路。

倆佰甲2015春耕工作會議   

想更了解倆佰甲,請至【倆佰甲】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200akker瀏覽。

 【2014青年農民電子報V4完整版pdf下載(5MB) http://goo.gl/UeUPzI

【全國青農派對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amyoungfarmer

【農推二三事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griculture234

 

 

arrow
arrow

    全國青農派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